盖上双层“被”,薯苗早出“床”
更新时间:2019-03-21 12:20:32  来源:涡阳生活网

chenay93113-wps图片

芮绍建正在为种薯喷施杀菌剂

chenay93114-wps图片

农户正在田间忙着育红薯苗

亳州晚报-亳州新闻网讯  3月16日上午,温暖的阳光照在谯城区牛集镇兑井村广袤的田野间。眼下,正值红薯育苗期,素有“红薯专业种植村”称号的兑井村,田间到处是扎起的塑料拱棚和挖好的育苗池,村民们正各自忙着摆放种薯、浇水、杀菌、覆土等农活。

红薯育苗正当时

在兑井村村民芮绍建的田中,记者见到了一个个排列整齐的育苗池,里面已经密密麻麻摆满了紫红色的种薯。芮绍建背着药桶,正在给池中的种薯喷施杀菌剂。旁边,几名工人正忙着为育苗池中的种薯覆盖土层,随着装满松土的铁锹一次次抖落,密密麻麻的种薯慢慢消失在土层中。

“现在气温渐渐升高,这样的温度、这样的气候为红薯育苗提供了最佳条件。所以,村里的红薯种植户们抓住有利时机,集中进入育苗时期。”芮绍建说。

芮绍建今年打算种植40亩红薯,育苗2亩多,是村里的红薯种植大户,也是种薯带头人。他牵头成立的金农红薯种植专业合作社,目前已吸纳了100多户红薯种植户加入,红薯种植面积2000多苗,育苗30多亩。村民们的红薯种植技术和育苗技术也都是跟他学的。

提起育苗经验,芮绍建娓娓道来。首先是种薯的选择,不能从市场上随意购买,他的种薯都是从自家田里筛选出的优质品种,前期还需要经过高温闭合窖藏,以达到杀菌的目的。进入育苗池后,先用水灌,再进行二次杀菌。覆盖的土层厚度也特别有讲究,一般在七八公分左右,过薄、过厚都会影响出苗率和出苗质量。

双膜覆盖护秧苗

为育苗池盖上保温膜是完成育苗的最后一步。记者注意到,芮绍建在为每个育苗池覆盖上一层保温地膜后,又安排工人在育苗池两侧用竹竿扎起了拱形棚架,于棚架上再盖上一层保温膜,形成双膜。而在其他已经扎好的拱形棚内,记者均见到了那层白色的地膜。

见记者对此有疑问,芮绍建笑着说:“你发现了问题的关键,这也是育苗过程中容易被忽略的技术。”芮绍建继续解释道,育苗池相当于种薯的“床”,而双层膜相当于种薯的两床“被”。第一层地膜主要是为膜下的育苗池保温保湿的,第二层棚膜主要是为了控制棚内的湿度和温度,这样做不但有助于杀菌,还可以让薯苗早点出“床”,进行移栽。

“育苗很简单,但是,若想育出好苗却是个技术活。”芮绍建告诉记者,传统的育苗方法只有一层保温膜,那样至少会延迟薯苗10天的出“床”期。而用双膜育出的薯苗,20天左右即可出苗,一个月左右可以出“床”。

记者了解到,除了红薯种植,育苗已经成为兑井村又一主打产业,种植户育出的薯苗也由以前的供自己种植使用发展到现在的走向市场销售。初步统计,每个育苗池的薯苗约能为村民带来2000元的收入,而每亩地可挖出10个育苗池,亩收入就是两万元左右。

试种推广新品种

据介绍,该村目前种植的红薯品种主要有商薯19、烟薯25、龙9、西瓜红等品种,这些品种全部都是金农红薯种植专业合作社引进试种,然后在全村推广的。芮绍建便是新品种引进的发起者。

“这些品种最大的特点就是产量高、口感好,适宜皖北种植。这也是兑井村红薯远名在外、不愁卖的原因所在。”芮绍建说,相对于传统的老品种“南京红”,新品种还有一个优点,那就是后期生长中产生的薯秧较短,易管理,以前那种惹人烦的“跑八沟”秧苗再也不见了。

今年,芮绍建又引进了四个新品种,由于是试种,所以,数量有限,四个品种分块全部育在了一个育苗池中,等来年看看试种的效果再决定是否推广。

“任何一个品种都对气候和土质有特殊的要求,适不适合在当地种植,不能光听,得亲自试验才放心。”芮绍建说,他以前吃过这样的亏,所以得谨慎,更不能让跟着他发展种植的村民吃亏。

40多岁的冯培友种红薯3年多了,育苗也3年多了。他相信芮绍建,一直跟着芮绍建的脚步发展种植。“这几年种的都是他推荐的畅销品种,收入很稳定。我就等着看他育的新品种了,好的话,来年也准备多种几亩。”冯培友说。

(武清海 郭玉岩 文/图)

免责声明:涡阳生活网内容来源于本网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与本站联系,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相关报道:
  百度推广
本网内容均系转告和网民撰写,由网民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有信息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2010-2015 涡阳生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